北周(557年—581年)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个重要王朝。由西魏的权臣宇文泰奠定基础配资114查询,在宇文护的支持下,宇文觉正式登基建立了北周。该王朝共存在了24年,期间更替了五位皇帝,皇位的更迭极为频繁。那么,这五位皇帝的命运如何呢?
一、宇文觉
宇文觉是北周的开国皇帝,但实际上他一直是权臣宇文护的傀儡。宇文觉出生于略阳郡,年轻时曾封为略阳郡公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年),拓跋廓任命宇文觉为安定公世子,接着又被任命为大司马。随着宇文泰去世,宇文觉继承了太师等高职。随后,拓跋廓又将岐阳之地封给他,赐予他周公的称号。
在周孝闵帝元年(557年),拓跋廓派遣济北公元迪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送给宇文觉。凭借堂兄宇文护的帮助,宇文觉登基称天王,国号大周,历史上称之为北周。宇文觉称帝后,逐渐意识到自己必须掌握真正的权力,于是与宇文护发生了激烈冲突。最终,宇文护与尉迟纲密谋将其废除,先是通过设计诛杀乙弗凤,削弱宇文觉的权力,然后使他失去侍卫,孤立无援。接着,宇文护通过贺兰祥强迫宇文觉退位,并将其软禁在略阳。最终,年仅十六岁的宇文觉被宇文护杀害。天和七年(572年),周武帝宇文邕复仇,斩杀宇文护,追尊宇文觉为孝闵皇帝,并为其立碑,墓地被称为静陵。
展开剩余76%二、宇文毓
宇文毓是北周第二任皇帝(557年—560年),他是周文帝宇文泰的庶长子,母亲是姚夫人。宇文毓出生于永熙三年(534年),成长于统万城。北周建立后,他被任命为柱国、岐州刺史,之后又升任宜都王,治理地方时有很好的表现。孝闵帝元年(557年),宇文毓被宇文护迎立为天王。在位期间,宇文毓励精图治,注重节俭,清明吏治,并修订经典。
然而,宇文毓的结局也并不美好。武成二年(560年),他在宇文护的权谋下被毒死,年仅27岁。宇文毓在死后被追尊为明皇帝,庙号世宗,葬于昭陵。
三、宇文邕
宇文邕是北周的第三任皇帝(560年5月31日—578年6月21日)。他在12岁时被封为西魏辅城郡公。宇文觉去世后,宇文邕被任命为大将军,出镇同州,实际上肩负着重要的军事职责。武成二年(560年),宇文邕被宇文护立为新帝,时年17岁。随着宇文护的逐渐控制,宇文邕成为了名义上的皇帝。
然而,宇文邕并没有在宇文护的阴影下继续忍耐。在建德元年(572年),宇文邕成功发起政变,亲手杀死了宇文护,完全掌控了朝政。接下来,他继续推进均田制改革,强化府兵制度,逐步壮大北周的国力。宣政元年(578年),宇文邕发动了针对突厥的战争,然而在进军过程中因病导致无法继续指挥,最终于同年六月因病去世,年仅36岁。宇文邕被追谥为武皇帝,庙号高祖,葬于孝陵,继位的是他的儿子宇文赟。
四、宇文赟
宇文赟是北周第四位皇帝(578年6月22日—579年4月1日),他是周武帝宇文邕的长子,母亲为李娥姿。建德元年(572年),宇文赟被立为皇太子。宣政元年(578年),他继位为帝,年号大成。宇文赟继位后,沉溺于酒色和奢华的生活,宫殿装饰不断增添,对国家的治理也逐渐失去控制。他在位期间暴虐无度,大肆滥刑,并且对大臣进行严密的监视,甚至杀害了自己的亲叔——齐王宇文宪。国力也因此日渐衰落。
大象元年(579年),宇文赟主动禅位给自己的长子宇文阐,并自称天元皇帝,但仍然把持大权。由于纵欲过度,宇文赟的健康急剧恶化,不久后便去世,年仅22岁。宇文赟死后被追谥为宣皇帝,葬于定陵。随后,杨坚以废立之权废除了宇文阐,建立了隋朝,北周因此灭亡。
五、宇文阐
宇文阐是北周的最后一任皇帝(579年4月1日—581年3月4日)。他是周宣帝宇文赟的长子,母亲为天大皇后朱满月。大成元年(579年),宇文阐被封为鲁王,并随后被立为皇太子。翌年,宇文赟将皇位传给了他,并改元大象,拜杨坚为辅政大臣。杨坚成为了北周实际的控制者。
宇文阐虽然名义上是皇帝,但大权却被杨坚掌握。由于年龄尚轻且经验不足,他无法有效治理国家,最终在581年,杨坚通过政变废除了他,建立了隋朝,从而宣告了北周的灭亡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